
为促进能源资源多场耦合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交流分享,应对当前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工程技术难题,推动多场耦合理论、方法和技术在能源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国际交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将于2025年12月18-20日在海南三亚召开“第九届能源资源多场耦合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同时,为推动多场耦合理论在稠油高效开发领域中的探索与应用,同期召开“2025稠油高效开发国际学术论坛”。

01、会议主题

多场耦合助力能源资源与稠油绿色高效开发

02、会议时间与地点

会议时间:2025年12月18日–20日(17日报到)
会议地点:海南·三亚

03、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承办单位:
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
海洋油气高效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
提高油气采收率全国重点实验室
多资源协同陆相页岩油绿色开采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稠(重)油开采研发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海南研究院
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南研究院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洋能源工程研究院
能源资源国际联合实验室
提高油气采收率国际联合实验室
中油立方(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海油研究总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中海油化工与新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北京科技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长江大学
常州大学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支持期刊:
《Petroleum Science》、《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国石油勘探》、《东北石油大学学报》、《钻采工艺》、《石油钻探技术》、《特种油气藏》、《石油科学通报》、《油气与新能源》、《GeoStorage》、《World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04、学术委员会

主 任:
刘合、徐春明、金衍、朱维耀
副主任:(按姓氏笔划排序)
计秉玉、王香增、王凤兰、王正茂、
王延杰、户昶昊、吕伟峰、刘清友、
刘植昌、刘建军、孙鹏霄、孙新革、
吴 青、宋考平、张烈辉、张广清、
张 辉、张国龙、张 媛、张 健、
李宜强、杨二龙、汪海阁、周 鹰、
赵 辉、姜振海、隋 军、彭明国、
彭 翔、温 静、廖广志
委 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王国栋、王志华、王红庄、王晓燕、
王耀国、王业飞、王 敬、龙安林、
伦增珉、刘卫东、刘其成、刘 顺、
刘英宪、刘慧卿、孙玉豹、闫 铁、
朱海燕、关文龙、苏延昌、李文红、
李治平、李斌会、李敬松、肖林鹏、
肖志鹏、吴红军、宋先知、张 媛、
陆福刚、陈金凤、祝仰文、林 莉、
林 涛、孟庆春、孟 炯、侯 健、
施小荣、郝世彦、柳金城、钱 昱、
康万利、曹小朋、蒋有伟、蒲万芬、
雷征东、蔡建超、椿范立(日本)、
Ian D. Gates(加拿大)、
Hossein Hejazi(加拿大)、
Japan Trivedi(加拿大)

05、组织组委会

主 任:李宜强、朱维耀
副主任:(按姓氏笔划排序)
邓 嵩、毛良杰、王莹莹、王秀军、
曲顺利、李俊超、赵庆辉、徐宝昌、
谢 坤、魏 兵
秘书长:
刘哲宇、丁观世
委 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孔德彬、王凤娇、王烁石、东晓虎、
田伟兵、田 野、田开平、巩佳琨、
华 朝、刘 锋、刘泰秀、刘建斌、
米晓彤、齐 桓、陈 鑫、李思漩、
李一波、沈伟军、汪 洋、肖传敏、
杨世凯、张培培、张 涛、张 栋、
张 鸿、罗池辉、尚 策、岳 明、
周 翔、高文斌、秦朝中、唐永强、
袁钟涛、褚洪杨、管 错、潘 斌

06、主要研讨内容

(一)能源资源多场耦合理论及应用方面
1.能源资源开发中物理化学渗流多场耦合理论及技术
2.非常规能源资源开发中的多场耦合理论及技术
3.岩土工程中的多场耦合理论及技术
4.深海资源开发中的多场耦合理论及技术
5.地下储能多场耦合理论及技术
6.人工智能与能源资源交叉领域中多场耦合理论与应用
7.地热及其他新能源领域多场耦合理论与技术
(二)稠油高效开发方面
1.稠油物理化学性质研究进展与应用
2.稠油热采(多元流体)新理论与新技术
3.稠油冷采新理论与新技术
4.稠油开发新材料与新工艺
5.稠油绿色低碳开发技术与管理
6.其他与稠油开发相关的理论与技术进展
(三)工程热化学理论及其在能源资源应用方面
1.工程热化学理论及技术
2.合成气高值化利用技术
3.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
4.氢能的利用与开发技术
5.低碳资源循环与能源利用技术
6.富碳合成气高效转化及热烃协同高值利用技术

07、论文征集

(一)论文投稿格式要求
1.Word编排摘要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即摘要四要素),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论文全文字数不超10000字(含图表),论文书写顺序为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300-500字)、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论文必须具有原创性,未在任何刊物和会议公开发表。论文题目应简明、确切,不要太长、太笼统。
3.附上作者中文简介,包括:姓名、学历、职称、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单位名称、通讯地址、邮编、电话、手机、电子信箱等。
(二)论文交流
1.大会将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对投递的论文摘要进行评审,将及时通知作者摘要评审结果。
2.围绕会议主题组织学术报告,并在会后颁发宣讲证明。
3.论文全文截稿后将对论文全文组织评审,评选出的高水平论文将推荐至合作期刊进行同行评审,期刊评审通过后根据各期刊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并按照的要求补充完善后,可在期刊中发表。
4.未被合作期刊录用的文章将以会议电子论文集的形式在中国知网发表。若不想在知网发表的作者,请提前联系不予发表。
5.会议要求投递论文及参与学术报告必须进行会议注册,如因故不能参会,无法参与论文收录。
(三)论文提交时间与方式
1.论文摘要截止时间:2025年12月12日;
2.论文全文截止时间:2026年1月20日;
3.论文投递方式:将论文摘要投递邮箱(注:论文摘要与参会回执表需同时投递),oilmeeting@oilmeeting.com;
4.论文联系人:马老师,15822801766(同微信)

08、参会报名

(一)报名须知
各单位可组团队集体报名,也可个人报名参加会议(可以为非论文作者),请于2025年12月12日之前填写参会参展回执表(见附件1)。由于参会人数较多,房源和就餐环境有限,会议食宿根据回执表人数安排,没有返回回执表的人员,不接受注册,不安排食宿。
(二)会议联系人
联系人:马老师15822801766(同微信)
邮 箱:oilmeeting@oilmeeting.com
(三)注册缴费
1.会议费2400元 (含会议资料费、餐费、论文集出版费用等,学生1200元/人;住宿推荐协议价酒店,费用自理。)
2.注册费缴纳
(付款请备注“多场耦合稠油+人名+单位名”)
对公公司转账:
名称:中油立方(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于家堡支行
银行账户:12050110663300000112
个人扫码付款:

扫码下载报名表↓

扫码添加会议联系人↓

发布者:cubeoil,转转请注明出处://www.mirrorballz.com/archives/105175